發布時間:2014-04-09 來源:www.hop-e.com
翻轉課堂(The Flipped Classroom ),又翻譯為“反轉課堂”或“顛倒教室”,2011年在美國各地興起的“翻轉課堂”,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關注。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形式,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,也讓處于課程教學改革膠著狀態的人們看到了課堂改革的新希望。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,布置家庭作業,讓學生回家練習。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,在“翻轉課堂式”教學模式下,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,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,包括答疑解惑、知識的運用等,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。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,使“翻轉課堂式”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。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去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,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去教授知識。而課堂和老師的角色則發生了變化。老師更多的責任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。
2、翻轉課堂的特點
利用視頻來實施教學,在多年以前人們就進行過探索。在上世紀的50年代,世界上很多國家所進行的廣播電視教育就是明證。為什么當年所做的探索沒有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多大的影響,而“翻轉課堂”卻倍受關注呢?這是因為“翻轉課堂”有如下幾個鮮明的特點:
不論是薩爾曼·汗的數學輔導視頻,還是喬納森·伯爾曼和亞倫·薩姆斯所做的化學學科教學視頻,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。大多數的視頻都只有幾分鐘的時間,比較長的視頻也只有十幾分鐘。每一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,有較強的針對性,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;視頻的長度控制在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,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;通過網絡發布的視頻,具有暫停、回放等多種功能,可以自我控制,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。
薩爾曼·汗的教學視頻有一個顯著的特點,就是在視頻中唯一能夠看到的就是他的手,不斷地書寫一些數學的符號,并緩慢地填滿整個屏幕。除此之外,就是配合書寫進行講解的畫外音。用薩爾曼·汗自己的話語來說:“這種方式,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講臺上為你講課,它讓人感到貼心,就像我們同坐在一張桌子面前,一起學習,并把內容寫在一張紙上。”這是“翻轉課堂”的教學視頻與傳統的教學錄像作為不同之處。視頻中出現的教師的頭像、以及教室里的各種物品擺設,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,特別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。
通常情況下,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:第一階段是“信息傳遞”,是通過教師和學生、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實現的;第二個階段是“吸收內化”,是在課后由學生自己來完成的。由于缺少教師的支持和同伴的幫助,“吸收內化”階段常常會讓學生感到挫敗,喪失學習的動機和成就感。“翻轉課堂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。“信息傳遞”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,老師不僅提供了視頻,還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;“吸收內化”是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的,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,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,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。
3、翻轉課堂的六大好處
今天的學生都很忙,學生會工作、義工、訓練、比賽、演出等常常讓一部分學生沒辦法安靜的坐著聽老師講課。但是又不可能放棄這些課外活動,因為不僅是大學招生需要它們。因此,這些學生非常需要能快速傳遞的課程內容,以不至于在忙的時候錯過學習。顯然,翻轉課堂能提供很棒的機會。其巨大的靈活性讓他們自主安排忙碌的時間——可以提前學習或事后補課,做到課程和活動兩不誤。
(2)翻轉能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。
翻轉課堂的引入改變了這一切。最讓學生們興奮的是能夠暫停、倒帶、重放講座視頻,直到聽懂為止。而課堂上,教師的時間被釋放,可輔導每一位有需求的學生,而往往大部分時間圍繞著學習有困難的學生。
與此同時,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比以前更多了。在教師忙于與某部分同學對話時,學生們發展自己的合作小組。學生間互相幫助學習,而不是依靠老師作為唯一的知識傳播者。無形中翻轉課堂幫助我們形成了一種學習文化。那就是學生們不再把學習當做完成任務,而是一件自我需求且有意義的活動。
進一步,我們還能了解學生的生活。并有機會確認他們需要幫助的點在哪里,或者識別和跟蹤他們潛在的問題。
初期的翻轉課堂仍然要求學生在同一天晚上看完同一個視頻,回到課程完成同樣的活動或作業。而進化的翻轉課堂將改革這種統一的部署,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進度安排學習和完成與之匹配的作業。當然這需要網絡技術的支撐。
4、翻轉課堂實施策略
工程類的學科比較適合“以項目為導向,任務驅動”教學模式,這類學科重實戰和項目的應用。而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,讓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,翻轉課堂教學方法適合這類實戰性的學科。
翻轉課堂目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,將預習-講授-復習融于一體,從而更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。
翻轉課堂與傳統講授區別
(3)翻轉課堂教學法實踐
翻轉課堂實施流程圖
翻轉課堂備課和講課標準化流程(班級4~6人分為若干小組)
步驟8:準備教學用具和教學環境。
步驟11:填寫“教室設備記錄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