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業教育要上升通道也要“接地氣”
發布時間:2015-03-11 來源:kithholdings.com
不久前,廣東省召開職業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透露,將來中職、高職學生將通過選拔進入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高等學校學習,高職院校還可能與大學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。會上突出的意見,一是高職學生有望“免試”讀本科,二是高職生有望“直接”讀研。
“加快發展職業教育,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”,盡管有國家層面的呼吁與政策支持,但地方職業院校發展并不順暢。對于很多人來說,高職教育一直是“陌生的面孔”,近些年尤其是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后,就業率不降反升的職業教育,才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。
事實上,職業教育本身的教學模式必須以就業為導向,所以對職業教育而言,應該關注的是中職期間、高職期間應該怎樣培養有特色的高職學生。因此要使職業教育適應產業轉型的需求,一方面職業教育體系的教育、酬勞等要與學術型人才“一視同仁”,另一方面也應該繼續保持職業教育“接地氣”的特色,加強校企合作,而不僅僅是把改革的方向引向文憑。
以廣州為例:近幾年的就業統計表明,廣州職業院校就業率排名居前列,主要是因為職業教育“接地氣”,企業普遍看重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動手能力。然而依然有不少企業認為目前我國大多數職業學?!跋壤碚摵髮嵺`”的教學模式還需改進和提高。
最近,廣州對制造業中工作3年以上2502名職校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,25.06%的畢業生認為職業院校缺乏實驗、實訓設備;20.67%的人認為專業教學與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相去甚遠;15.56%的認為課程內容針對性不強,盲目、陳舊;13.01%的認為教師大多“紙上談兵”。
其實職業院校的高就業率,是制造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。職業教育重在一個“職”字,動手能力、技藝技能是學生成才的重要體現。實際上,現在我國職業教育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上升通道的問題。職業教育受認可,就在于人人擁有一門實用和精湛的技術,而并非在于學歷高低,這才是職業教育的優勢,也是職業教育的特色所在。如果不保持這一特色,即使是職業教育走在全國前列的廣州,部分高職院校甚至是本科的職業技術教育院校,已經很難招滿學生,甚至遭遇零投檔。
筆者曾考察過德國“雙元制”職業教育,學生畢業固然會接受理論水平考察,但其職業技能甚至職業道德更是至關重要的考察因素,也沒有什么碩士文憑之類。因此有專家認為,如果在當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關鍵起點之時,不注重堅守職業教育的本色,而片面追求學生的高學歷,或者追求學校的級別,不但不能真正提高職業教育水平,反而可能讓職業教育已有的陣地丟失。
應該看到,長期以來,我國的教育體系重高校、輕職校積弊已久,至今“考個好大學,當個舒服的白領”仍是不少國人的信條,因此一時間要讓大家接受職校,難言輕松。在這種情況下,與其用文憑去吸引人,不如找準突破口,找到校企結合、產教融合的路子突破難關。當前最迫切的是調動企業積極性,提高企業的參與力度。以德國職業教育為例,企業發揮主導作用,學生先同企業簽訂學徒合同,再到相應的學校報到學習,既學到技術又有學識積淀,工作也解決了;企業既有了人才儲備隊伍,又有學校協助培訓,一舉多得。當前,德國大學畢業生占同齡人的比例僅為20%,近80%的年輕人接受的則是職業教育,并以此走上工作崗位。
(作者系南方日報記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