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15-05-06 來源:每日甘肅網-甘肅日報
5月1日,甘肅省教育網刊文《甘肅拓寬職校生成長通道今年試行職校生讀研》稱:“從今年起,甘肅省將深化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,通過實行中職‘3+4’升本科、高職‘3+2’升本科、‘4+2+1’研究生模式,逐步打通中職、高職、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升學渠道?!?/span>
此項制度改革至少透露出兩個信息:其一,教育管理部門對職業教育更加重視,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進行積極主動調整;其二,以職業教育同樣能得到高學位的承諾,鼓勵更多學生報考高職,表現出促進職業教育的濃厚意向和期許。
職業教育對國家和民族之重,早已由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所證明。但以取得更高學位為鼓勵杠桿,則需要認真對待,否則不僅有可能種下龍種收獲跳蚤,還可能使高職淪為獨立學院的陳舊翻版。獨立學院將眾多學子掛在上不去下不來的尷尬處境,早已飽受詬病。從歷史和現實角度考察,職業教育建設的重點和激勵辦法應該放在哪里,答案或許更加清晰。
現代大學多發軔于歐洲,絕大多數世俗性大學,當時就是一群有相同技能學習需求的人采取AA制方式,租到房屋,貼出廣告招聘師傅,獲得手藝,類似于現在的短期職業培訓班??梢姡叩冉逃婚_始就是為了掌握為生技能,只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、社會分工日益復雜及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多,才逐漸朝專業化方向拓展。即便現今的大學與當初有了很大不同,人們衡量大學的優劣,依然以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為基本標準,而優秀人才當然離不開其從事的職業種類及能力,這對個人來說就是為生技能。
職業本無優劣,都是為生方式,但中國人尤其看重職業種類,以高端低端評定,但目前年輕人進入傳統意義上的高端越來越困難。問題是,除了傳統意義的高端外,是否還有其他高端?
筆者有位朋友辦服裝培訓學校,上世紀末就有本科畢業生去他那里學習裁剪技術,如今這批人早已成了可以自由移民的“資產階級”,他們懂英語,有在高校訓練過的素養,不少人在巴黎、東京、紐約等地做著紅紅火火的事業。還如在北京的洗衣行業,根據個人所掌握的技術之全面性和水平、熟練程度,薪資差別高達4倍左右,每多一門如干洗、水洗、縫紉、皮貨處理等相關技能,就能增長15%—20%的薪資。一名高級技工薪水等同于大學教授的工資,即10000—12000元的水準。其實這種情況合情合理,都是業界高端,就該有差不多的待遇。這種情況使晉升職稱和職務無望的年輕博士們望洋興嘆,他們身體和技能上不去,臉面下不去,就這樣尷尬地掛在半空中。
社會對個人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和專業化,是世界性現象。道理很簡單,誰花錢都買干活的,市場需要才是試金石。給高職生提供本科、碩士的深造機會雖然可以鼓勵更多人進入職業院校,但這種舉措的立足點是中國人輕視職業教育和畸形的擇業觀、價值觀。教育部門對學生更長遠的服務,是為其創造更廣闊的實習空間、更豐富多樣的職業技能大賽、到發達地區的實習機會,等等,提高其技能,開闊其眼界,捕捉未來社會的人才需求信息,同時增加其人文素質和職業道德、規范培養。文明禮貌技藝多樣精湛的勞動者是職場嬌子,這個結論想必是共識性的。(作者為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教授 作者:衛金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