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15-05-25 來源: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網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在我國即將召開之際,昨天,教育信息化專家組秘書長、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任友群做客教育部新聞辦官方微博“微言教育”,與網友交流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如何推動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、學習環境和學習模式的深刻變革。
當被問到“現在‘互聯網+’概念那么火,‘互聯網+教育’能帶來什么改變”時,任友群說,他最期待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產生的“化學效果”是消除信息鴻溝,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。科技的迅猛發展,為教育改革提供支撐,催生教育體制機制的變革,讓“個性化”的教育不再只是夢想,“因材施教”能關照更多人。
在教育教學運行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訊工具、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互動方面,任友群認為,任何一種新型技術工具的出現,都要考慮它在教育中正面和反面的作用,微信也不例外。目前,不管哪一種新工具,一定是在云、網、端這3個層面以及之間的連接中發揮作用。教育工作者應該正視這樣的現實,并積極研究“互聯網+教育”中的各種新情況。
針對網友提出的“在信息技術和教育的融合上,老師應該做什么”的問題,任友群表示,教師不僅要會運用PPT取代板書,更重要的是在教學策略和行動中具有更開放的思維,共享優質資源,增加與學生的課堂互動,通過管理信息化分析學情、制訂個性化方案。教師要“走出”傳統課堂的局限,把握信息技術與課堂的契合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