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易科技訊6月15日消息,華爾街日報發布文章稱,微軟、蘋果、谷歌等科技巨頭正競相開發機器智能,欲通過挖掘海量的數據(涉及搜索、郵件、社交網絡和網絡瀏覽習慣)來獲得有助其產品滿足甚至預測用戶需求的價值信息。微軟以262億美元收購職業社交網絡LinkedIn,正是該勢均力敵的競賽的最新進展。
微軟、蘋果和Alphabet都在更加深入地利用機器學習。通過機器學習技術,計算機能夠快速檢測已有信息,搜尋產品能夠用以理解新出現的信息的模式。
正當微軟公布它的收購交易,蘋果展示了將先進計算機視覺帶到照片軟件的計劃。其理念在于,使得iPhone能夠辨別親朋好友,讓用戶能夠更加輕松地將照片分類。上個月,Alphabet發布了Google Assistant,該軟件助手可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分析他們的需求。它會學習他們的偏好,因而可能會在某餐館在短信中被提及時主動提出預訂座位。
有了LinkedIn這一擁有1.055億月活躍用戶的職業社交網絡,微軟可獲得大量有關人們工作生活、同事和雇主的細節信息。該軟件巨頭希望該獨特的數據集能在服務企業客戶上給它帶來優勢。
“那就是下一波技術創新的要義。”微軟CEO薩蒂亞·納德拉(Satya Nadella)在周一的電話會議上如是談及機器學習,“但要實現那種創新,你需要數據,而LinkedIn能夠帶來數據。”
微軟的“增強智能”策略
微軟已經在旗下的多個產品中推廣“智能”技術,其目標是提升人的工作效率,而非讓智能技術替代人類。正當谷歌努力使得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在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停車、拐彎和改變行駛路線,微軟專注于利用機器智能來提供可幫助人類作出決策的洞見。
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杰弗里·哈蒙德(Jeffrey Hammond)認為,微軟的策略是做“增強智能”,與人工智能區分開來。“增強智能可增加大量豐富的情景信息。”哈蒙德說道。
這種策略的成果已經出現在微軟的多個產品當中。上個月,它改造了SharePoint協作與聯網項目,以便分析與會人員、常用郵件聯系人、文檔協助者等人的清單。該軟件利用分析出的結果來提供可能會對特定用戶有用的信息,如內部報告和新聞報道。
順利的話,LinkedIn數據將能夠應用于SharePoint、Office生產力套裝、Dynamics銷售工具等微軟產品,從而幫助整理項目信息,以及準確描述發展前景。微軟在陳述收購LinkedIn交易的文件中談到了一種使用案例:數字助手Cortana通知用戶參加即將舉行的會議的人員包括某位跟他上同一所大學、有共同LinkedIn聯系人的人士,之后Cortana會提供該與會者的個人資料鏈接,并分享會議文件。
其它的科技巨頭在該領域也有各自的戰略。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已經足夠智能到能夠兼容第三方應用,執行諸如叫車、通過微信等通訊網絡發送信息的任務。Facebook正在微調它的助手服務M,該數字大腦會在沒有把握時將用戶的請求交由人工處理。IBM的沃森(Watson)一直在研究醫療數據,希望能夠幫助醫生們提高診斷的速度和準確性。
亞馬遜的智能音響Echo充當Alexa的耳朵和聲音,該人工智能服務能夠回答有關天氣、交通狀況等方面的語音詢問。谷歌打算推出類Echo產品Google Home,該產品將會利用該搜索巨頭的海量數據來理解用戶的需求。
“設備”概念或將消逝
跟微軟一樣,各家科技巨頭都想要將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于旗下的產品服務。
“下一個重大趨勢將會是‘設備’概念逐漸消逝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計算機本身——不管是哪一類設備——都將成為能夠全天候給你提供各種幫助的智能助手。”谷歌CEO桑達爾·皮查伊(Sundar Pichai)在4月致股東的信件中寫道。
不過,人工智能有時候很愚蠢。3月,微軟為Twitter推出了聊天機器人Tay,讓其模擬18到24歲的美國女性的發短信習慣。然而,惡搞者抓住了Tay的學習機制缺陷,使得該聊天機器人最終發出含反猶主義內容的推文。
數據隱私隱憂
隨著科技巨頭們利用日益膨脹的數據庫訓練它們的機器學習引擎,用戶也越來越有理由感到不安。要充分利用LinkedIn的信息,微軟將需要記錄用戶的聯系人、通訊歷史和活動。它的人工智能將會知曉用戶的LinkedIn資料更新,而后者可能預示著用戶可能在考慮跳槽;也會知曉項目管理系統的更新,而后者可能包含未來產品的設計和其它的機密信息。
“他們要如何利用那些數據來提供真正便利的體驗,同時確保不越界,不讓人覺得毛骨悚然呢?”Forrester的哈蒙德指出。
在LinkedIn上,用戶擁有數據共享的控制權。納德拉稱客戶將可以選擇分享哪些內容。但與其它處于數字領域中心的科技巨頭一樣,微軟正押注那些客戶將會讓它挖掘他們的信息,因為他們將能夠從它生成的洞見中獲得價值。
“機器學習和分析,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。”納德拉說道。